evtol造势的利器-适航认证

evtol造势的利器-适航认证

 

 

 

 

 

 

 

 

 

 

企业通常喜欢通过工程和适航进展来引起外界的轰动,通过投资、合作伙伴、新高管等新闻稿来共同见证。在民航领域,适航认证的里程碑特别具有意义,因为值得信赖的监管机构使用一致的标准来发布认证。不幸的是,太多的企业公告和营销文章缺乏监管机构使用的完整、恰当描述性术语和标准。记者经常宣传不完整的声明,从而误导或使许多人迷失在迷雾中。对于此,关于新型电动飞机和垂直起降飞机的新闻发布会尤其热闹。

 

一个关键的问题飞机适航认证,适航进展当然有新闻价值,但问题是经常被歪曲或误读。要理解这些细微差别,首先需要澄清,FAA规定要求为一架飞机颁发三种适航类型中的一种。

 

 

 

标准适航证书是旨在满足广泛运行的飞机目标,它允许在国家空域系统(NAS)内进行最低限度的飞行限制。获得这一证书需要首先获得型号证书(TC),这意味着完全符合公开审查的设计要求,例如已建立的CFR23部飞机或第27部旋翼机规章。保持有效性需要符合适用规则CFR214391部的维护。大多数飞机都有在特定操作类别内颁发的标准适航证书(例如,普通、实用、特技、通勤、运输和载人自由气球)。其他特种飞机,如垂直起降飞机,不在既定规则范围内,但可以使用同等程序,并在获得TC后符合资格。这为批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开辟了道路,包括运输人员或货物的收入业务。

 

出口适航证表明飞机或部件(如发动机、螺旋桨或其他设备)在允许出口到外国之前符合特定标准。

 

特殊适航证可颁发给尚未显示符合标准适航证书的所有适用法规的飞机。为了确保NAS效率的同时驾驶此类飞机,通常通过运行限制来确保公共安全。为了满足不同运营商的需求,FAA提供了不同的类别。有些(轻型运动飞机和特殊飞行许可证)没有特别的新闻价值,但有三种特殊适航证书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兴奋。

 

1.限制适用于专门建造或改装的飞机,用于一个特殊目的,如农业、外部负荷操作、调查等。

 

2.临时适用于TC过程中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或航空公司,允许进行特殊运行,如机组人员培训、制造商演示飞行和飞机服务测试。

 

3.实验证书可以颁发给任何飞机,这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方式。在“实验”中,监管机构再次通过授权更窄的用途来适应需求,如展览、竞赛、市场调查、机组人员培训,以及套件制造和轻型运动飞机等。反映设计进展的还有另外两项授权:显示符合性和研发进展。

 

 

 

· TC申请人如果确信其飞机制造符合设计图纸,并将通过所需的认证测试,则可要求获得显示符合法规的特殊适航证书。

 

· 实验类专用适航证书研发适用于TC所需的纯研究、开发和飞行前测试的任何组合。它用于测试新的设计、设备、操作技术、经过重大设计更改的认证飞机和某些军事设计。因为监管机构主要通过限制飞行运营来保护公众,研发发布对飞机设计或制造质量的标准最低。

 

 

 

对于飞机和旋翼飞机等既定类别,所需的认证测试是合理清晰和一致的。对于eVTOL来说,情况更为复杂,因为所有飞机都是新颖的,将被认证为特殊类别。这允许申请人和监管机构就认证基础进行谈判,即必须遵守定制适航和环境标准。还需要讨论如何证明合规性,FAA通过跟踪G-1(“认证基础”)和G-2(“符合性方法”)这两项工作的进展和文件流程。G-11阶段从一般信息和确定任何已知问题开始,第2阶段介绍FAA的初始立场和飞机特定安全法规,第3阶段是谈判,第4阶段公布最终协议。请注意,G-1G-2文件只涉及认证规则,而不是飞机设计或生产的质量。

 

 

 

对于正在NAS中进行广泛运营的飞机,飞机开发人员可以逐步完成前面的里程碑。对于企业每一步都有机会传播监管机构认可的进展。原始设备制造商最初可能会宣布启动项目特定认证计划,并启动或关闭每个G-1G-2阶段。接下来会发布关于获得一系列特殊适航证书的飞行相关新闻,例如:飞行测试的实验研发、实验符合性显示、飞行员培训和演示的临时证书。还有可能是在特殊控制情况下有限运行的限制证书。所有这些都是迈向TC型号证书的次要里程碑。

 

 

 

接下来发挥作用的是批准生产认证、根据批准的飞行手册和飞行规则飞行的许可证、操作和维护飞机的许可证,以及标准适航认证。每一个适航进展都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帮助企业制造外界轰动。

 

 

最后,我们通过一个举例来说明局方和企业宣传之间的略微差别,由于国内载人eVTOL目前只有亿航在适航取证方面有局方和自身的公开声明,就只能拿亿航来进行举例了。

 

在最近亿航关于取证进展的描述为“在最后的符合性验证阶段,全部试验试飞已按计划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过中国民航局最终的型号合格审定试飞”,原文的截图如下:

 

中南局关于亿航进展的描述为“目前申请人已按合格审定计划完成了试验室试验、地面试验、飞行试验等试验类符合性验证工作,审查组开展了局方审定试飞,后续审查组将按审定基础和符合性方法检查清单核查和确认适航符合性”。原文截图如下:

 

局方和企业的描述看似差别不大,实际上有质的差别;一个是亿航描述全部试验试飞已按计划圆满完成(潜在含义是审定计划已经被完成),而局方描述则是按照审定计划完成了哪些工作(并未表明审定计划的工作已经完成)。另一个是亿航描述顺利通过中国民航局的审定试飞(进一步直接表明完成审定计划,并且是通过的状态),而局方描述则是审查组开展了审定试飞,后续需要核查和确认等工作(并未表明是否通过以及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最后,当然我也希望能够如各大新闻所言,在中国诞生全球第一个载人eVTOLTC;自20211月民航局受理亿航项目开始计算,截止目前耗时32个月;总之,祝大家取证顺利,能够在整个过程中突破更多关键问题,并让中国乃至全球eVTOL行业有所受益。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作者Al Lawless。